2022年11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MPA案例研究中心第十期学术讲坛在线上举行。本期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震研究员做题为“医养结合、长期照护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学术讲座,由廖藏宜副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30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开始,廖藏宜副教授介绍了王震研究员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随后,王震研究员分别从“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的来源及概念、需求结构及其变迁、服务供给、筹资问题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首先,王震研究员从“医养结合”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医和养的目的分别是“治疗”和“维持”身体机能,二者的渗透与融合提高了服务可及性,并提出医养结合的政策重点是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
为什么“长期照护”会成为当下公共政策关注的问题呢?王震研究员认为人口老龄化趋势、疾病谱变化、收入水平提升以及家庭结构及功能的变迁等四个方面,使得失能人员逐渐增加,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的需求发生扩张。
其次,王震研究员分享了两种类型的长期照护的“服务供给”:一是家庭内部,这是最传统和最关键的照护服务供给主体;二是外部购买,主要是市场化企业、社会(互助)组织以及公共机构。家庭外部供给模式涵盖居家、社区和机构等三类。王震研究员又生动详细地从二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长护服务的供给模式,讲到国内“长期照护”的趋势变化和政策转向。
在谈及长期照护的筹资问题时,王震研究员从筹资困境出发,逐层深入地剖析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同时,从中央会议、政策文件切入,为同学们展示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步探索的历程,并结合德国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试点探索,分享了“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的政策内涵。
最后,王震研究员以“家庭责任与多元参与、福利保障与社会保险”两个可以做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收尾,引发同学们思考。
随后,参会师生就“医养结合论文选题、旅居养老、护理人员配置、医疗服务与医保的关系”等问题与王震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师生们表示收获颇丰。
讲座尾声,廖藏宜副教授对王震研究员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我们面临着医养结合和长期照护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供需不匹配和筹资问题上。针对这两个问题,王震研究员由浅入深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医养结合和长期照护的概念、模式、经验及问题应对的策略等,阐释生动具体,解读专业全面,让同学们在解决养老相关的公共政策问题上启发颇深。
本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MPA中心主办,MPA案例研究中心学术讲坛将继续邀请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就公共管理研究与实践中的重大及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致力于提升MPA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期待师生们继续学习交流。